思考的底层逻辑II


从“僧人分粥”到五大思维模型:高手是如何思考的?

一、僧人分粥:流程、制度与系统的智慧
一个僧人分粥的故事,揭示了解决问题的三个层次:

  • 流程(怎么做):熬粥、盛粥、分发——关注过程,优化效率;
  • 制度(能不能做):规定分粥顺序或监督机制——关注结果,约束行为;
  • 系统(为什么做):设计“分粥者最后选粥”的规则——关注要素间的关系,根治问题。

启示:普通人改制度,优秀者改流程,顶级高手改系统。


二、逻辑思维:从“追问到底”到闭环思维
1. 逻辑四问

  • WHAT(现象)→ WHY(原因)→ HOW(溯源)→ WHAT(迁移);
    2. 逻辑训练四原则
    • 证有不证无(用事实说话);
    • 以偏不概全(避免片面结论);
    • 证有靠举例(数据支撑);
    • 概全靠推理(逻辑推导)。
      3. 逻辑闭环五层次
    • 从“无逻辑无闭环”到“有逻辑有闭环”,最终实现新旧时代思维升级
      逻辑闭环思维

三、复利思维:财富自由的底层公式
复利公式
财富自由 = 本金 × (1+收益率)^时间 - 欲望
关键洞察

  • 短期复利是幻觉,长期坚持是王道;
  • 要努力做到稳健高收益
  • 第一桶金(本金)权重最大,稳健收益>冒险暴利;
  • 降低欲望,比盲目追求收益更重要。

四、概率思维:成功者的“运气管理术”
决策本质是不完全信息博弈,高手用概率思维对冲风险:

  • 时代红利:抓住风口(如AI、新能源);
  • 战略选择
    - 快鱼战略(速度致胜);
    - 跟随战略(减少试错);
  • 治理与管理
    - 治理优化系统,管理提升执行效率。

五、数学思维:用公式看透世界本质

  • 从不确定中找确定:专注大概率事件(例:深耕优势领域);
  • 积分效应:结果源于长期积累(例:负面情绪“存量”导致分手爆发);
  • 公理体系:企业愿景/使命是决策的“根”(例:华为“以客户为中心”);
  • 方向性:合力指向正确目标(例:团队能力分散不如聚焦);
  • 全局最优**:博弈中追求共赢(例:商业合作让利换长期信任)。
    全局最优

六、系统思维:商业世界的“透视眼镜”
案例:临近写字楼租一个临街铺面用于给上班的白领提供一个午餐,在传统 VS 互联网时代的不同。

  • 传统:用租金买流量;
    • “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” — 用户思维
    • “做最好吃、性价比最高的饭菜” — 产品思维
  • 互联网时代:更多的可能
  • 系统思维
    • 交易结构:地段流量→外卖平台→用户触达方式变化;
    • 要素关系:用户、产品、渠道、竞争者的动态平衡;
  • 启示
    • 在错误赛道努力,加速失败;
    • 利用系统思维,透过表现看本质,理解系统中的交易结构变化
    • 系统思维=看清“谁为谁创造什么价值”。

总结:思维决定人生的天花板

  • 初级:用流程和制度解决问题;
  • 进阶:用概率和复利规划未来;
  • 顶级:用数学和系统思维穿透本质。